研究方向:人工智能大模型、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、多模态视觉内容感知与理解
团队简介:紧紧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战略要求,立足于浙江省与区域经济的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的迫切需求,特色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大模型、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以及多模态视觉感知与理解,与浙江大学、山东大学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、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名校保持深度科研交流与合作。团队成员入选浙江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“万人计划”,连续3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。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。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,包括TPAMI、TIP、TNNLS、TCSVT、TMM、TII、TITS、JSTSP等。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,多项专利成功转让并投产;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自然科学奖1项,参与获市科学技术奖1项,第一完成人获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奖1项。完成企业委托项目“智慧海洋渔船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发项目”、“生活垃圾投放智能化监管系统开发”、“基于机器视觉的晶振相关产品缺陷图像识别算法”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。团队旨在突破普通用户理解和识别多模态视觉内容的瓶颈,构建从底层到应用、从基础到关键技术和应用示范的全链条。
团队负责人:周武杰教授(浙江省省级人才,连续3年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,IEEE/CCF Senior Member,浙江省电子学会理事)
核心成员:邱薇薇副教授、强芳芳博士、董谢娜博士和孟佳俊博士等。
人才培养:
1) 共计培养40多名硕士研究生(均准时毕业),20多名毕业生进入长三角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工作(如:海康、宇视、大华等视觉相关企业);20多名毕业生(绝大部分为专硕)选择攻读北京大学、University of Liverpool、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、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、Oregon State University、同济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湖南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等名校博士学位。
2) 指导研究生获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;获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4项。
3) 指导研究生一作发表中科院一区论文20多篇。
4) 获国家奖学金14名(2万/人);省优秀毕业生10多人;2篇论文获校优秀硕士论文。
5) 获校卓越学子奖学金4名(3万/人);获校大学生年度人物1名。
团队成果:
1) 认知启发式视觉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,2023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,第一完成人(周武杰)
2) 立体视觉信息隐藏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,2019年度宁波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第三完成人(周武杰)
3) 第一完成人(周武杰)获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奖1项。
4)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、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以及企业重大横向课题10多项。
5) 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,包括TPAMI、TIP、TNNLS、TCSVT、TMM、TII、TITS、JSTSP等。其中SCI收录70多篇(中科院一区50多篇,ESI热点论文及高被引论文10多篇。SCI他引次数超过4000次,成果得到了院士和会士的正面评述,充分肯定了其前沿性、先进性和优越性。
6) 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多项,多项专利成功转让并投产。

